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学习 >> 杂文鉴赏 >> 正文

《菊与刀》读后

作者:贯通日本…  来源:贯通论坛   更新:2007-11-12 22:28:37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查看带图片以及详细版本的该帖子的内容: 《菊与刀》读后


Pages :[1]  共 6 楼
#1 作者:暴暴茶 2005-2-17 22:23:00)

《菊与刀》读后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正如本书书名,对日本的描述总是充满矛盾的,“既……又……”。(“本是日本皇室家徽,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1,精神就是一切,是永存的。物质当然也是不可缺少的,但那却是次要的、瞬间的。

2,天皇的至高无上性在近代得以确立。日本没有天皇就不是日本,日本的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如果战败,也应由内阁和军部领导来负责,天皇是没有责任的。纵然日本战败,所有的日本人仍会继续尊崇天皇。

3,只有视死如归的冒险才是最高尚的,小心谨慎则是无价值的。这一态度反映在对待伤病员上,他们被看作废物。在紧急情况他们甚至被杀掉。这种兵员消耗理论的最极端的表现是“不投降主义”,荣誉就是战斗到死,在绝望的情况下日本士兵应该自杀或者集体自杀式进攻而绝不应投降。日本士兵无法理解美国战俘要求把姓名通知本国政府以便家属知道自己还活着。

4,日本人的行为准则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全力以赴,如果失败则很自然的选择另一条路。突出表现为日军被俘后竟然与盟军合作。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1,各得其所指日本对秩序、等级制的信赖。日本人对国际关系也是用等级制的观念来看待的。他们把自己描绘成高踞国际等级制的金字塔顶端。而对美国人而言,平等是最崇高、最道德的基础。

2,等级差别要以适当礼仪来确认,由辈分、年龄、性别造成的特权是很大的。

3,八世纪末,藤原氏掌权,把天皇赶到后台。后来封建领主反对其统治,源赖朝征服了所有对手,在“将军”(全称征夷大将军)头衔下成为全国实际统治着,天皇徒有虚名,没有丝毫行政权力,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手中。1603年德川家康击败所有对手,此后德川家族世袭将军职位260年,直到1868年天皇和将军的双重统治被废除。

4,日本封建社会划分为复杂的阶层,每个人身份都是由世袭固定的,在皇室和贵族之下,顺序为士、农、工、商、贱民。将军在行政上最主要的任务是控制大名,他采取一切手段防止大名间结盟。每个封建领主即“大名”都有自己的武装家臣,即“武士”,这些武士完全听从大名。武士不能兼做农、工、商。武士依靠俸禄生活,无须考虑生活来源,大名从农民的赋税中按份额分给每个武士家臣。武士与后三个阶层有着巨大的鸿沟,后三个阶层是“庶民”,武士的佩刀不仅是装饰,而是其特权和阶级的标志。

5,日本的等级限制有印度等国没有的灵活性。一个人可以用好几种办法改变其阶级身份。如富人通过典押和地租变成地主,通婚、收养、过继等也是改变阶级的办法。日本的这种阶级流动性由此造成日本没有形成强大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在西欧统治了现代工业时代,造成了封建制度的崩溃)而日本到近代仍保留贵族制度,推翻幕府的联盟就是商人、金融阶层、下级武士组成。

#2 作者:往事稀释剂 2005-2-17 22:29:00)


想看这本书很久了,但一直没机会弄到呢~

#3 作者:暴暴茶 2005-2-18 22:55:00)


第四章 明治维新

1,宣告日本近代到来的口号是“尊王攘夷”——即“王政复古,驱逐夷狄”。这一口号的目的在于使日本免遭外国侮辱,恢复日本传统生活方式。1868年倒幕势力取得胜利,宣告王政复古,天皇和将军双重统治结束。明治政府在各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也遭到了广泛的反对。

2,政治方面:A1889年天皇赐给人民《大日本帝国宪法》,给予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设立议会。B但是明治政治家们拒绝一切废除等级制的思想,通过选举产生的官员无法达到等级制中上层人物的地位。普选产生的众议院权力有限,而且受制于不经选举产生的贵族院。C近代日本行政机构正式承认市、町、村的地方行政。但这些地方行政机构没有对学校、警察和法院三者的自治权。D美国政府机构与之相反:大选选出来的人拥有最高的行政、立法权,地方的管理则是由在地方指挥下的警察和法院来执行。

3,宗教领域:国家把一种宗教置于管辖之下,奉之为民族统一与优越性的特殊象征(即所谓的国家神道),其他信仰则听凭个人自由。日本人认为国家神道不是宗教,就像在美国尊敬国旗一样。日本政府要求全体国民信奉国家神道却不认为违反西方的宗教信仰自由原则。这两种不同的领域在行政上和财政上也是分开的,国家神道由内务省神袛局管理,费用由国库开支;其他宗教则由文部省宗教局管理,费用靠教徒自愿捐赠。#神社遍布全国各地,在频繁的祭祀日里,参拜神社也是经常的活动。

4,军队方面:更彻底的废除等级制,军队职衔的晋升不是看家庭出身而是看个人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军部首脑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例如A陆海军大臣有权直接谒见天皇从而能够以天皇的名义强制推行他们的措施;B军部可以阻止自己不信任的内阁成立,办法是只需拒绝委派陆海军将领入阁即可,因为没有高级现役军官担任陆海军大臣,内阁就无法组成;C对于内阁的行动如果军部不满只需召回他们在内阁中的代表就可以迫使内阁解体。

5,工业方面:与西方国家迥然不同,由政府制定计划、组织创办管理他们认为需要的企业,待其组织完备业务发达时以“低廉的荒谬的价格”卖给经过挑选的金融巨头(即以三井、三菱两家为中心的著名财阀)。日本政治家认为工业发展是攸关日本存亡的大事,不能相信供求法则和自由企业。日本不是从生产消费品和轻工业起步,而是一开始就兴办关键性的重工业。在政府给予优先权的产业领域内,小工商业者和非官僚经营者是没有地位的,只有受国家信任且在政治上享有特权的大财阀也有权在这个领域活动。

第五、六、七、八章 负恩与报恩(日本人的义务体系或伦理体系)

每个人都把自己看作巨大的负恩者,自觉履行义务。(但是日本人不喜欢随便受恩而背上人情债,猝然受到生疏者的恩是最讨厌的事。日本人对大街上发生的事故一般不大理睬,他们认为除了警察以外,任何人随便插手都会使对方背上人情债。明治维新以前有条著名的法令“遇有争端,无关者不得干预”。)

恩包括“皇恩”(受于天皇之恩)、“亲恩”(受于父母之恩)、“主恩”(受于主人之恩)。日本人把恩分为两类,由此产生两类对应的义务:

(一)是无论如何偿还都是无法全部还清的,而且时间上也是无限的,即“义务”。包括忠和孝。忠是报答天皇的恩,即对天皇、法律、国家的义务;孝是报答父母的恩,即对父母、祖先、以及子孙的义务。这两种义务都是无条件的,这样日本人使这些道德成为绝对性的东西。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其上还有更高的道德“仁”,父母必须有仁,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就可以揭竿而起推翻他。仁是忠孝的先决条件,天子享有帝位是因为他在施仁政。中国的伦理学把仁作为检验一切的试金石。而在日本仁被排斥在伦理体系之外。

1,青年人的孝道义务:

1)婚姻对象要由父母通过媒人选择。长子要继承家业,和父母一起生活。婆婆可以把媳妇赶回家结束婚姻关系。

2)但日本的孝道和中国也有区别,其范围不包括几百年前的祖先,也不包括衍生的庞大宗族,只限于近祖。现存后代已无记忆的祖先,其墓碑就无人过问。孝道义务仅限于现存者之间。

3)孝道不仅是对父母和祖先的尊敬和服从,还包括对子女的照顾,这一点西方人认为是出于父母的本能。

4)日本的孝道还有一个特点即家族成员间可以看到相当露骨的怨恨。这种现象在对天皇尽忠这一重大义务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2,对天皇尽忠是最高道德,天皇是日本国民统一的最高象征而不是负责的国家元首。

1)封建时代日本人的忠是对世俗首领——将军的义务。但对将军的忠诚没有对封建主君的忠诚更具强制性,下属阴谋推翻或谋杀将军的现象屡见不鲜。明治维新的政治家为统一日本精神,高呼“忠于天皇”的口号向德川幕府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斗争,最终把忠的对象从将军转移到象征性的天皇,正因为此,1868年的事件才称之为“王政复古”。这种转移的重要原因是日本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室,万世一系,继承皇位。中国有史以来经历了36个朝代的更替,日本没有。明治维新的论据正是“万世一系”而非“天皇神裔”理论。

2)天皇是超越国内一切政治纠纷的象征。天皇从不就有争议的政治问题发布诏书,其所发的诏敕都是有关道德、节俭等。当其即将驾崩时,整个日本几乎成为一座大寺院,百姓都为其虔诚祈祷。

3)日本人认为遵守法律是对皇恩的回报,这一点与美国形成强烈对照。美国人认为新法律是对个人自由的干涉,联邦法律更受到双重怀疑,因为它干扰各州立法权,是华盛顿官僚集团强加于国民的。因此,日本人认为美国人无法无天,而美国人认为日本人是缺乏民主观念的驯民。

445814日本投降时,“忠”在全世界显示了难以置信的威力。许多人认为日本不可能投降。他们认为日军许多部队还未遭到地区性的失败,他们还确信自己的战争是正义的,日本本土到处是誓死顽抗者。结果天皇一说话,战争就结束了。

(二)是应当如数偿还并且须在特定时间内偿还的,即“情义”,包括对社会的情义和对名誉的情义。情义是日本特有的,与中国儒教和佛教无关。

1,对社会的情义:指报答情义,履行契约性的关系。

1)种类:A对近亲的义务:对配偶的家庭(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终身履行契约性义务就是履行“情义”;对伯父母和甥侄的义务也属于情义的范畴。(这是中国和日本在家族关系方面的一个重大差异,中国将此类义务划归孝行范围)“情义”与“义务”的区别在于“义务”的范围包括对直接家属应负的义务;而“情义”的范围包括对姻亲家属应负的义务。

B武士对主君(大名)的义务。在德川时代之前,这种情义甚至超过“忠”,即武士对将军的义务。但实际的历史中,许多武术却被对方的大名收买。而且,日本人对捐躯尽忠和复仇同样津津乐道,两者都是情义,前者是对主君的情义,而对侮辱进行复仇是对自身名分的情义。在日本,这是一块盾牌的两面。

C对他人的义务。自某人处得到“恩”,如接受金钱、帮助等。

2)情义的准则是必须报答,有时为了报答不得不无视正义,而且报答情义并不要求真心。这一点可以类比与美国人关于偿还借款的规矩:A日本人把不能报答情义的人视为人格破产B对情义的报答在思想上毫厘不差、等量对待。体现在馈赠礼品以及类似于中国人出礼的礼尚往来。(“义务”是无止境的,无论如何也无法完全报答,而“情义”则不是无止境的。)C情义逾期未报就会像利息那样增长。

2,对名誉的情义:指保持名誉不受玷污的责任。在遭到诽谤或侮辱的时候必须洗雪、报复、甚至自杀。(中国人则视此行为为神经过敏。)

1)这种情义包括以下内容:A稳静、克制的行动:一个自重的日本人必须坚忍和自我克制。妇女分娩时不能大声叫喊、男人在痛苦和危险面前必须处之泰然。(突出的例子:武士的坚忍,忍耐饥饿,不怕痛苦)

B生活与身份相适应:即衣着、财产、用品与身份相适应。

C专业工作者对专业上名分的“情义”:并不是靠美国人理解的高度专业水平来保持,而表现为教师不懂装懂、实业家不透露资产枯竭、外交家不承认外交方针的失败。

2)体现在对竞争的态度:A美国人把竞争看作好事,认为竞争可以刺激自己发挥出色。而日本人对竞争异常敏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对手的关系上,而不是专心工作,效率反而下降。B日本人对竞争失败也异常敏感,在竞赛中失败的选手会号啕大哭,而美国人认为日本人气量太小,败者应该向胜者伸手致意。C日本人用各种巧妙办法避免直接竞争。比如日本小学没有留级制度,同时入学的儿童一起毕业,成绩表上记载的是操行品质而非学业成绩。日本到处都有中介人,防止竞争者直接对峙。媒人的任务之一就是在达成婚约之前,让男女会面,且使这种会面成为一种偶然相逢。等等。

3)日本人对轻微的批评也当作大事,对于嘲笑则无可原谅,唯一的办法就是报仇。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主君。(与上述武士对主君的义务对应)。但在现实生活中,日本的复仇行为并不比西方的多,这不是因为人们名誉观念日趋淡薄,而是因为对失败和侮辱的反应已由进攻性的转变为自卫性的。特别是因为近代法律和秩序使得日本人把复仇行为针对自己的胸膛,这里有两种抉择:一是当作鞭策;二是侵蚀自己的心灵,这种选择使日本人极易恼恨自己而非别人。A第二种选择的极端方式就是自杀。美国人谴责自杀,认为是屈服于绝望而自我毁灭。而日本人则尊重自杀,认为是光荣有意义的行为,可以洗刷污名并赢得身后好评。(年关还不了债的人、因不幸事故而引咎自杀的官员、结合无望而双双情死的恋人、没有考中的少年、避免当俘虏的士兵) B自我攻击也表现为消沉沮丧的情绪。顽强努力与极端消沉的矛盾对日本人是很自然的。

4)体现在对战败的态度:日本人的注意力是维护战败的荣誉,他们认为友好态度更能达到这一目的,努力反而会遭到疑忌,还不如消沉。日本人持久不变的目标是名誉,为实现这一目标手段可以随时变化,相反西方人热衷于意识形态上的信念,战败的欧洲人到处都在组织地下活动。日本却善意的接受二战的投降,很少有抵制或地下反对美军占领的运动,美国人不必为安全担心。正如日本俘虏态度的变化一样,这种态度的极端转变让美国人很难理解。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事例。萨摩藩被英军击败,却并没有誓死报复,反而向英国寻求友谊,他们亲眼看到敌人的强大,就要求向敌人请教。

5)总结:日本人对名分的情义有光明面和黑暗面。因此,对于名分的反应也是充满矛盾的。

# 武士道这个概念是近代日本学者为介绍“情义”时创造的,容易引起误解。武士道这个概念不如“情义”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背景。也不能包括“情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个帖子是我看了书以后总结出来的。商务印书馆有这本书的中文版本。

#4 作者:暴暴茶 2005-2-18 22:57:00)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1,日本人一方面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把享乐大不能当作严肃的生活方式而纵情沉溺。“人情不能入侵人生大事”

2,日本的人情主要包括:(1)洗澡,泡澡(2)冷水浴。为锻炼身体,还把身体裸露于严寒之中。小学没有取暖设备,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将来忍受人生各种艰苦。(3)睡眠,日本人把睡觉和休息准备工作、解除疲劳等分开,就是单纯的喜欢睡眠。当然,他们也能毫不吝惜的牺牲睡眠。如应考的学生、军队训练。(4)吃饭,日本人喜好烹调多种菜肴品尝。但在另外的情况下又强调训练,比如快吃快拉,比如强行绝食以锻炼意志。(5)性,日本人把妻子和性享乐截然分开,且两个范围都公开、坦率。前者属于人的主要义务的世界,后者属于微不足道的消遣世界。他们与妓女或者艺妓的雇主签订契约,女方则受契约保护。也有女方不签订契约便成为“自愿情妇”的(通过恋爱与男方结合),则被排除出“义务世界”之外,毫无保障。只有当女方有小孩,男方希望把小孩与自己的小孩一起抚养时才能把女方带回家,此时女方的身份是佣人而非妾,孩子称正式夫人为母亲,不承认生母与孩子的关系。(这与中国的一夫多妻制迥然不同)(5)同性恋,对于美国成年男子扮演同性恋的被动角色很吃惊,日本人认为有损人格,他们通常选择少年为对象。(6)自淫性享乐,日本有别的国家不可比拟的自淫工具。西方国家强烈反对手淫,日本却相反。(7)酗酒

3,日本的人情观从根本上推翻了西方关于肉体和精神两种力量在人的生活中互争雄长的哲学。日本人的哲学认为肉体不是罪恶,享受肉体快乐不是犯罪。精神和肉体不是对立的两大势力,世界并非善与恶的战场。他们把人生看作一出戏,这出戏中不同的世界和行动方针之间需要平衡,而这些不同的世界和行动方针都是善良的,没有恶的世界。(他们甚至把中国的道德箴言看作是中国人需要那种道德的证明,以此证明中国人的劣根性,他们认为日本人都是善的,不需要这些伦理戒律)日本人始终明确的否定,德行包含与恶进行斗争。当然,日本人认为履行义务是人生的最高任务,报恩就意味着牺牲个人欲望和享乐,虽然这并不是坏事。这需要坚强的意志,而这种坚强的意志正是日本人推崇的。

4,体现:日本的小说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电影也以男女主角的苦难为主题。对日本人来说无需欢乐结局,但求唤起对男女主角自我牺牲精神的惋惜和同情。日本现代战争电影也看不到阅兵式、演习等鼓舞人心的场面,而只讲牺牲与苦难,银幕上看不到胜利的镜头,甚至看不到高喊万岁的冲锋,却是泥泞中行军、凄惨沉闷的苦战、胜负未卜的煎熬等。对于日本人来说,只要银幕上的人时时处处在努力报恩就足够了。所以这些电影仍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他们知道这些电影是不会在日本观众中激起和平反战情绪的。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1,日本人的人生观表现在忠、孝、情义、仁、人情等德行规定之中。他们认为人生是由“忠的世界”“孝的世界”“情义的世界”“仁的世界”“人情的世界”组成。他们不像美国人用“不正派”“自私冷漠”来批评某人,而是明确指出他在哪个领域中行为不当。西方人认为行为和人格是完整的,性格是带有某种“风格”的。对于日本人从一种行为转向另一种行为不会感到心理上的苦痛,西方人难以置信。日本人生活中“矛盾”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人生观中,正如同一性扎根于西方人的人生观一样。

2,日本的神话、小说、戏剧大多以上述五个世界之间的矛盾为主题,这些矛盾是具有拘束力的两种义务之间的矛盾,两者都是善的。对于主人公的看法,西方人认为主人公之所以是好人,是因为他选择了善的方面,且与恶的一方进行斗争。而日本人则酷爱那种“义务”与“情义”的矛盾无法调和,主人公选择其一,然后以死来完成另一种义务。典型的代表是日本的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描写情义与忠的冲突。

3,“义务”“情义”与“人情”“爱情”的冲突,此时日本人认为真正的强者应该抛弃个人幸福而履行义务,西方人却认为反对陈规旧习克服障碍去争取幸福才是强者。在评价自己以及周围人的生活时,日本人采用同样的价值标准。“义务”与“人情”发生冲突时,必须舍弃后者完成前者。最典型的表现是丈夫对妻子的态度。父母属于“孝的世界”,妻子仅属于“仁的世界”,如果母亲要他与妻子离婚,他必须同意。

4,日本的教育致力于把“忠”变为最高的道德。日本真正的圣典——明治天皇1882年颁布的《军人敕语》和《教育敕语》极力强调忠告于情义,但情义仍是一种很有权威的道德。

5,日本人在试图建立某种统治一切领域的道德标准时选择了“诚”,指热诚地遵循日本道德律和日本精神指示的人生道路。但诚并未能简化日本人的道德体系,它只是加在前述五个世界上的“指数”,以扩大以上五个道德的倍数。因此,“诚”这一概念并未能解决日本人道德体系的矛盾,日本的道德体系仍处于多层次的分散状态。

6,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中,区别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是罪感文化,指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且依靠此发展人的良心。即使恶行未被发现,自己也会有罪恶感,罪感可以通过忏悔、赎罪、坦白得到解脱。而日本属于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相反罪感文化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映来做善行)。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羞耻感需要有外人在场,只要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在社会上就不必懊丧。有错的人即使认错、忏悔也无法得到解脱,因此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甚至对上帝忏悔的习惯也没有。由此,日本人非常在意社会对自己行动的评价,推测别人的判断而调整自己的行动。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美国人认为自我修养没有太大的必要,一个人在生活中找到了目标,就会锻炼自己以达到目标,是否进行锻炼取决于他的理想、良心或者职业本能。而日本人的自我修养却非常发达,分为两类:一是培养能力,其理由在于能改善驾驭生活的能力;二是比培养能力更高的自我修养境界,所谓的“圆熟”。日本此类的修养术语印度的瑜伽派有很多相似性,比如自我催眠、全神贯注、驾驭五官的技巧等,但其根本理念却大相径庭,印度瑜伽派崇拜禁欲苦行,通过禁欲来克服障碍,逃脱人间苦海。日本则没有肉体和精神不相容的教义,认为感官享受是生活智慧的一部分,唯一的条件是感官为人生重大义务做出牺牲,因此日本没有自虐性苦行,也没有禁欲主义的教派。日本也没有轮回和涅磐的思想,他们甚至拒绝死后因果报应思想,认为任何人死后都能成佛。日本还反对瑜伽哲学神秘主义修行的观念,后者认为可以把修行者导入一种忘我入神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日本的人生曲线与美国人正好相反。前者是U字形曲线,婴儿和老人享有最大的自由,而成年人受到极大的约束。美国人则是倒U字形曲线,幼儿教养非常严格,成年后几乎不受任何人掣肘,壮年是自由和主动性的鼎盛时期,老年成为他人的累赘,又要受到约束。日本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决定了日本男子行为的矛盾性。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1,美国占领的性质:与对德、意的管理有很大区别,纯粹是通过最高司令部自上而下利用日本各级官僚机构甚至包括天皇在内行使权力,最高司令部的通告是发给日本政府,而非日本国民,其任务是规定日本政府的工作目标。

2,美军决定保留天皇具有重大意义。(?)

3,如前文所述,日本有一种善变的伦理,他们把人际关系中的这一伦理运用到国际关系上,即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认为军国主义是争取全世界尊敬的手段,是一种靠武力猎取的崇拜,他们忍受了这一纲领所要求的一切牺牲;而45814天皇一旦宣布日本失败,他们就接受了战败包括的一切,包括对美军采取合作态度,制定宪法摒弃战争,致力于重新建设一个和平国家。他们认为采取某种行动方针而未能达到目的,便是犯了错误,就要把它当作失败的方针予以摒弃,而没有必要固守失败的方针。

2004-11-11
#5 作者:wwqqzzjj6 2005-2-19 15:24:00)


能够如此总结,实在令人佩服.这样的总结付在书后一起发行都可以啊.我看书大多是吞枣式,从不咀嚼,放在胃里让胃酸来慢慢消化.连感想都懒得写,更别说是这样的总结了.

太好了.有你这一结,感觉胃没那么撑了.哈哈.对我的胃有很大帮助,谢谢了.顺便问一下,暴暴茶小姐看的是中文的译本吗?谁翻的?

#6 作者:youmars 2005-2-21 11:47:00)


楼主真的很了不起,

我开始学日语时就听说了菊与刀,下了后却一直没有看,惭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文章录入:阿汝    责任编辑:阿汝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中秋佳节月儿圆 这些日语称呼你

    【里约奥运会预热】奥运会比赛

    【盘点】日语中那些“鲜为人知

    各种和式点心的日文说法(中日

    【帽子日】盘点各种帽子的日语

    中国传统民俗“红盖头”日语释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