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张靖) 随着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的热播,曾经鲜为人关注的同传行业被推到了聚光灯下。真实生活中的同传到底是什么样呢?资深日语同传蔡院森做客人民网,分享了自己的同传故事。
蔡院森在访谈中将日语同传比作“带着镣铐的舞者”,因为日语有别于其他语种,它和中文一样,都使用汉字,而译员经常会被汉字干扰。“听到中文的时候,很容易直接翻成日语中对应的汉字,同样,在听到日语的汉字时,也很自然会直接将它对应的中文汉字说出来”,蔡院森说。这种影响轻则导致译文不地道、不顺畅,重则产生严重的误译。
“比如日语中有个词叫‘生产年龄人口’,翻成中文时如果直译为‘生产年龄人口’,受众大概也能明白它的意思,但这不是地道的中文,准确的译法应该是‘适龄劳动人口’”蔡院森举例说,“最大程度地听懂发言者的话,然后以受众听着最为舒适的表达方式传递出去是译员的职责”。
“再比如,日语和中文里面都有‘军属’这个词,但是意思完全不同。中文的‘军属’指军人的家属,而日语中的‘军属’指的是文职人员。日语中的‘连锁贩卖’,中国人很容易联想到连锁店、连锁销售。然而实际上日语的意思是传销,差距非常大。”蔡院森进一步解释,“中日翻译受到汉字的束缚,难度较大,要想做好就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