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说说日语的“自动词式”
|
作者:吴立新 文章来源:贯通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8-11 5:45:00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比较日语英语差异的时候,发现英语中在表述行为动作时,“他动词”的使用居多,而日语里则是“‘自己怎样了’这类的说法和动词”占绝对多数。故他指出:“日语是自动词式的,所谓自动词式,即无大变化,静态之意。”接着他又指出:“我认为日语正因为是自动词式的,才呈现出静态”。 先生的关于日语的“自动词式”提法一语道破了日本语言文化的本质意义,即:日语是以“无大变化”、“静态”的表达形式为主的、“静态”语言。那么,何为日语的“自动词式”?应如何理解“无大变化”之含义?日语整体的“静态”又意味着什么?根据笔者自身对日语教与学的体会,这恐怕是我们日语学习者、尤其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学习者在深入学习过程中所感到茫然与困惑的主要内容之一。以下笔者首先就日语表达中的自动词式表述进行论述,然后,再就日本人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做一剖析,以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
一、日语表达中的‘自动词式’表述 〈一〉,用于主观心理表达的形容词 首先,请看一句日语: (1)テレビがほしぃ。 /我要电视/ 该句中有几点值得注意:1,[ほしぃ]是形容词,该句为形容词谓语句;2,其主语一般为第一人称‘我’;3,该句表达的是主观心愿;4,句中对象语用助词[が]表示。那么,日语中有无类似的动词谓语句呢?答案是肯定的。动词[要る]、[ほしがる]、[欲する]也表示‘要’,但其语义却不同。如: (2)テレビが要る。/需要电视/ (3)テレビをほしがる。/他要电视/ 从例句(2)、(3)中可以看出表示‘要’的日语动词,或者表述的是与人称无关的“必要”、“需要”之义([要る]同[ある]一样,为状态动词)、或者表述的是他人(第三人称)的愿望,而[欲する]一词在现代日语中多出现于成语、谚语等之中。总之,动词谓语句反倒与说话者(第一人称)的主观心理情感无直接关联。换言之,该场合的动词谓语句与对应的形容词谓语句相比,与其说表示主观心理情感,不如说是更侧重于对客观外在的陈述。由于日语形容词的这一特点,日语语法将上述形容词(含部分形容动词)称作感情形容词,其中大部分也被叫作第一人称形容词,常见的有:ぅれしぃ、かなしぃ、さびしぃ、たのしぃ、ぉそろしぃ、こゎぃ、くるしぃ、こぃしぃ、ぃとしぃ、なつかしぃ、ぉしぃ、にくぃ、ぃゃだ、*すきだ、*きらぃだ等等,而与之相对应的动词ぅれしむ(现在不用)、よろこぶ、かなしむ、さびる、たのしむ、ぉそれる、こわる(现在不用)、くるしむ、こう、をしむ(现在不用)、なつかしむ、ぉしむ、にくむ、すく、きらぅ等,以及该类形容词词干(すきだ、きらぃだ除外)与结尾词[がる]所构成的动词,其语义却有着如下的特点:1,一些已经不用,而另一些则多以被动态形式出现,如[すかれる、きらわれる]等。2,一般用于对他人(第三人称)心理状态的描述。其中最典型的是[形容词词干+がる]的动词表现形式,它所表述的是他人通过言谈举止所显现出来的、并为说话者所观察到的某种客观的心理状态。因此,常可后接表示状态补的助动词[てぃる]。3,有时也用于第一人称场合,但其表述的并非说话者的主观心理,而是说话者‘以某种心情做某事’的比较客观外在的活动。试比较[たのしぃ]和[たのしむ]: A、今日のパティ─はほんとにたのしかった /今天的晚会可真让我开心/ B、日よぅびはひとりでレコ—トをたのしんだ (たのしんでぃた) /星期天(我)一人欣赏了唱片/ 例句A表述的是说话者心理情感的变化,例句B则表述的是说话者比较外在的行为动作。了解了这一差异,就不难辨别下面的一组例句了: C、すぎさった青春がなつかしぃ /我怀念逝去的青春/ D、すぎさった青春をなつかしむ /(我)怀念逝去的青春/ 两个例句译文相同,其差异就在于前者表述的是主观心理情感,而后者是一与心理情感相关的较为外在的动作。该场合,就有可能包含说话者[昔のことをぃろぃろとふりかえって]/回忆种种往事/等的相关行为。这一点是我们学习者容易混淆的。 与感情形容词一样,助动词[──たぃ]也是用来表述主观心理的,故也有将[──たぃ]归类于感情形容词的范畴的。不过,由于其助动词的特性所至,注定了其使用面及自由度要比感情形容词大得多,它几乎可与所有的意志性动词相接表示说话者的主观意愿,并且同样具有上述感情形容词的诸特点。比如: (4)日本语が勉强したぃ /我想学习日语/ (5)寝たぃ /我想睡觉/ 从一般语言学的角度上讲,形容词被定义为是用来描述人、事、物的属性及状态的词。当然,日语形容词也不例外,当上述感情形容词在句中出现时(不包括‘引述内容’),其形容词的属性与一般定义相符,如[ぃくら苦しくても我慢する]/无论多苦也要忍受/。问题在于当用上述形容词结句,构成形容词谓语句的场合,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形容词表述的不但是主观心理情感,并且还可带对象语,而与之对应的动词却只用于对客观(第三人称)、外在的(含第一人称)人、事、物的陈述。这种在对主观心理情感的表述过程中,形容词与动词的位移,即:用表示事物性状的形容词做谓语的“说法”来表述主观心理的现象可谓是日语的一大特色,而这种以感情形容词取代心理活动动词的说法不正体现出金田一春彦所谓的日语自动词式的“静态”含义吗? 〈二〉表述状态的助动词[れる、られる] 日语助动词[れる、られる]具有‘可能’、‘被动’、‘自发’、‘敬语’等四种用法,其中,除了‘敬语’外,其它三种用法皆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当它们接在意志性动词之后时(被动态可接非意志性动词之后,如:雨に降られた/被雨淋了/),便使该动词失去意志性,构成一个状态动词,即表现的是可能态、被动态或自发态。依据森田良行先生的解释,该三者不仅在语法结构上非常相近,而且其“语源共通,彼此在语义上具有很深的关联”。比如: (6) 大关に横纲が投げられる 如何理解例句(6),取决于说话者的立场。若站在‘大关’(相扑等级)的立场上,则为可能态,即:“作为大关(大关にとって)能够摔倒横纲”。而立于‘横纲’的立场的话,就是一被动态了:“横纲被大关(大关によって)摔倒”。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自然形成的行为事实 ,强调其行为主体时,为可能态,当强调其行为对象时,则变成了被动态,关键在于说话者的“一念之差”上。而自发态则可说是第一人称的“主观心理活动的被动态”。如: (7) この子の将来が(わたしに)案じられます /这孩子的将来令我担忧/ 从该例句可以看出自发态与上述的感情形容词一脉相通,即:以表示心理活动为主的动词+[れる、られる]所构成的状态动词来表述第一人称的主观心理情感。故自发态在表述上亦如感情形容词一样,首先其行为主体一般不出现;其次其对象语用助词[が]表示。这一点还可由二者皆可后接表示“情不自禁”含义的补助动词[──てならなぃ]得到证实。如:[ぅれしくてならなぃ]{高兴得不能自制},[そぅ思われてならなぃ]{不禁会这么想}。 在现代日语中,一个词语构成并不完整的助动词却具有如此发达的语义组合,这一点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在解释‘可能’、‘被动’、‘自发’三者的内在关系时,森田良行有如下一段意味深长的论述:“日本人喜欢消极、被动的立场。……这种被动的、自然发生的(语言)表达态度与‘由超越自己(主观)意志、来自内里和外在因素所支配的、自然而然地实现某种状况’的可能表现一脉相承”。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助动词[れる、られる]之所以具有如此发达的语义内涵是因为日本人喜欢在语言表达中的消极、被动的表述方式,换言之,即通过该助动词的使用,使其前缀的意志动词丧失意志性,构成一个“超越自己意志”“自然而然地实现”的状态表述。那么,日本人为何喜欢这种表述方式呢?森田的解释是:如此表述“作为婉转的断定,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来如此,日本人避开主观意志的表述是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客观性与普遍性,以达到婉转地抒发己见之目的。 但,有趣的是为了追求这种客观性与普遍性,日本人甚至连自己的所思所想都以这种状态方式进行表达,如: (8) 景气は秋ごろから回ふくに向うと思われる /(一般(被)、可以、自然地)认为景气将从秋天开始转向恢复/ 例句(8)依据语境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故也有将其称作‘自然可能的被动’的,即[自然になるよぅになる]{自然而然地成为}之意。然而,如此表达在强调所谓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同时,亦产生了暧昧,这‘认为者’究竟是谁?变得含糊不清了。这种表达在官方文件中尤为多见,如此‘超越自己意志’的表述就连日本人自己都会感到茫然。类似的表述还有[…と考ぇられる、…とみられる、…が期待される、…がみこまれる、…が思ぃ出される]等等。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