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徐波:日本人怎样糟蹋了“支那”这个美好的词汇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5 16:57:02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
作者: 徐波,历史与国际关系学者,知名国际时政期刊《世界知识》前主编。有多种著述及译著,在多个场合举办中外交流史与国际关系讲座。 近年来中日关系因历史问题和钓鱼岛争端等因素持续低迷,包括一些政界上层在内的日本右翼反华言行层出不穷。其中一些人捡起了在日本废除已久的对华蔑称,称中国为“支那”。 早在2001年1月,时任日本首相森喜朗在南非访时,对欢迎的日侨“失言”,说他是出生在1937年“大东亚战争”之前、“支那事变”发生的时候。但他的这种错误说法遭到日本有识之士的批评。 民主党代表、后来也担任了首相的自由党首鸠山由纪夫就严厉批评了他的错误言论,表示这种言论不仅刺激中国,还有损于日本的国际形象。 最猖狂的是东京都前知事、著名右翼、反华人士石原慎太郎。2003年7月,在一次讲演时,石原称“支那”一词“决不是坏词语,可以堂堂正正地使用”。正是这个石原在2012年发起“购买钓鱼岛”事件,使中日钓鱼岛之争掀起一个新的高潮,也是中日关系再次降到新低。同时,石原多次以“支那”指称中国,大放反华厥词。2012年5月10日,他在记者会上说,他主张在“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放置灯塔,但遭到日本外务省的反对:“外务省是看着支那人的脸色做事,很难说是日本的外务省”。11月,他在成为“日本维新会”党首时称日本不应受“武器出口三原则”限制,应将先进武器出口给中国,通过展示日本的技术力量来震慑中国,“优秀的武器尽管卖给支那,这会成为最大的威慑力”。 许多中国人都知道,以“支那”蔑称中国的做法始终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进程,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无法抹去的历史伤痛。现在一些日本政要重拾这个旧词,自然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感。 众所周知,中国在国际上有一个响亮的名字:China。随着近年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际影响空前扩大,China在国际上的名声愈益响亮。为什么国际上把中国叫做China ?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支那”一词与此有关吗? 它是怎样成为日本对中国的蔑称的? 这些既包含着许多有趣的历史知识,也记载着中国的兴衰荣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国运。 China一词来源于“秦” 对于CHINA这个词的起源,人们看法不一,但现在中外多数学者都倾向于认为它是“秦”这个词的音译。说到这里,大家可能马上会想到秦始皇,或者秦王朝,因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所以外国人把中国叫做“秦”。错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在公元前221年。但实际上早在这个时间之前三百年,中国西部周边地区就已经用“秦”来称呼中国。现在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早用“秦”称呼中国的,是公元前5世纪古代波斯文的文献。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不得不去了解一秦始皇的祖先。我们都知道,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这两个时代先后出现了所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国都是其中的主要角色。“春秋五霸”之一就是秦国国君秦穆公。五霸在位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公元前7世纪。秦穆公是秦国早期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君王之一,但是秦要参与中原的争霸,有很多不利条件:秦国地处现在的陕西以及更西边的地方,荒凉偏僻,要向东方前进往中原发展,在南部要通过淆关、函谷关;在北部就碰到黄河的阻拦。崤函及黄河东边是强大的晋国,争霸中原的强劲对手。所以秦国往东发展,困难重重。于是秦穆公晚年改变了战略方向。 秦的西边是所谓“西戎”,戎王听说秦穆公雄才大略,未免担心秦穆公向西扩展,于是就派了一个从中原的晋国投奔过来的人,叫做由余,到秦来探听虚实。秦穆公君臣发现这个人是个人才,就采取了一个离间计:先是把由余留在秦国好长时间不放回去,又用声色贿赂戎王,使之愈益耽于女色,这时又让由余回西戎去,然后又不断派人请求戎王再派由余到秦国来。戎王果然就对由余产生了猜忌,由余不得不背叛戎王,投靠了秦国。他的背叛后果严重:他建议秦穆公,与其费尽心力争霸中原,莫如向西发展,西戎有大片土地、人口和其他资源,如果秦先拥有了这些资源,再向东发展,岂不是如虎添翼? 于是“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逐霸西戎”(《史记·秦本纪》)。 秦穆公向西“开地千里”,力量达到了什么地方?难以判断。当时,包括现在我国新疆和现在的中亚西亚,与我国内地早就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和往来。可以推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秦的名号像波浪一般向西传播开去,一直传到中亚、南亚甚至西亚这些地区,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也给世界带去了“秦”——China这个名字。 在秦穆公称霸西戎之后不到半个世纪,在西亚出现了一个大国——波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公元前550-公元前330年)。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这只是个大概的说法。在世界古典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比较后起的一个。真正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是西亚的两河流域和北非的古代埃及。西亚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文明的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还是文明的太阳不断升起的地方,在公元前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许多高度发达的文明。波斯文明又是西亚文明中的后起之秀。在西亚已经发展了几千年的古代文明的基础上,波斯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于公元前6世纪建立起来,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 秦与波斯,两个国家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但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建立无疑为秦的大名在这个地区的传播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所以,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波斯就以“秦”来称呼中国了,证据就是波斯的古代文献。用现在的拉丁文字拼写出来,就是Cin,Cinistan,Cinastan等。 阿契美尼德帝国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灭亡在长途东征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手里。灭掉波斯以后,亚历山大大军继续东进,直捣印度河流域,使当地政治重新洗牌。亚历山大撤走以后,有一支家族势力趁机兴起,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孔雀帝国(公元前4世纪末建立)。 孔雀帝国的开国首相乔底利耶著有一本著作《政事论》,讲的是安邦治国的事。书中有“产生在Cina 的成捆的丝”这样的句子。这个Cina同样就是指中国。或许,印度是从波斯人或者马其顿希腊人那里知道中国,而来自遥远的欧洲、征服了波斯的马其顿希腊人,如果知道中国,也一定是从波斯人那里知道的。印度从波斯人那里,或者从征服者马其顿人那里知道了中国,并沿用了他们对中国的称呼,并且还知道中国的丝。 所有这些,不都是从由余向秦穆公献上的一计,然后“开地千里,逐霸西戎 ”而导致的吗? 大家可能会问,这些是不是只是猜测?我们怎么知道“Cin”或者“Cinastan”就是指中国呢?中文史料中有没有印证呢? 我们来讲一段著名的“汉武帝求汗血宝马”的故事。大家知道,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听说大宛(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出良马,非常想得到这样的马匹。汉朝要抵御匈奴、要开疆拓土,要发展骑兵,必须要有好马。所以,汉武帝决定不惜代价求取大宛的好马,先派使臣商议,不成,于是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带兵长途远征大宛。 李广利因为这件事“名垂千古”。但他既不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功勋赫赫,也不像飞将军李广那样威震匈奴。他的妹妹是汉武帝的宠妃,即著名的“倾国倾城”的李夫人,汉武帝是想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武帝发西域附属小国六千余骑,又发中原“郡国恶少年”万余人,浩浩荡荡开到大宛边境。一个平庸的将军带着一大批乌合之众长途跋涉,给养又跟不上,仗打得好不好可想而知。大宛人坚决抵抗,李广利战败退兵,汉武帝大怒,再次调集军队粮草,让李广利务必打赢这一仗。这一下李广利不能掉以轻心了,果然率领兵马又杀回大宛,团团把大宛城围住。 当时,大宛人有一个弱点:不会打井。城中取水完全靠城外河流。李广利派水工把城外河流堵截起来,使城里无法取水,想通过这种方法迫使大宛投降。即使这样,大宛城被围四十余日,还不投降。李广利正纳闷的时候,大宛城里吃不住劲了。一些大宛贵族商议:汉朝大兵围困,我们迟早抵挡不住,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国王不答应汉朝的要求,还杀汉朝的使臣,这不是办法。贵族商议以后,就把国王杀了,然后提着国王的人头与汉军谈判说:别再打了,国王已经被我们杀了,你们要马随便带走,如果还要打下去,我们就把宝马全部杀掉,还会从西域其他国家调救兵,结果怎么样,你们看着办吧。 李广利一听这个情况,就和部将商议:“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史记·大宛列传》),再打下去还很麻烦,不如见好就收,把马带走吧。于是,这场劳民伤财、导致民怨沸腾的战争就结束了。战争结果我们先不去管它,我们感兴趣的是贰师将军李广利这句话。 “闻”就是听说,就是说,一定是有人向汉军报告了情况,大宛城中新近得到了“秦人”会打井,所以无法再通过断其水源的方式迫其投降。那么,“秦人”是什么人?如果大宛人不会打井,这一带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也不会打井,所以,“秦人”必定是汉人。为什么李广利这句话中不把中国人叫“汉人”而叫“秦人”呢?其实不是李广利这么叫,是向李广利报告情况的人这样叫。谁能向李广利报告这个情况呢?只能是当地人。 我们因此而知道,在西域当时确实把中国人叫“秦人”。 也许有人问,这是不是孤证,不足以说明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一个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讲一个故事。 汉武帝派往匈奴的使臣卫律投降了匈奴,很受匈奴单于器重。就是他曾经逼迫另一位使臣苏武投降,他跟19年持节不屈的苏武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还设计借单于之手杀害了投降匈奴的李广利。汉武帝晚年又派李广利出征匈奴。此时的匈奴经过汉朝多次打击,力量早已今非昔比,李广利出征打得还算顺手。但正在此时汉武帝宫廷内发生了内乱,直接牵涉到李广利和他的家族,他出于立功赎罪的心理盲目冒进,兵败被擒,于是投降了匈奴。卫律嫉妒单于对李广利的器重,设计让单于杀害了李广利。几年后汉武帝去世,匈奴也因为一再遭到汉朝打击而疲苦不堪,经常担心汉兵袭击。卫律于是给单于出主意,让他们打井、筑城、建仓库藏粮。让“秦人”替他们守卫。因为匈奴本是游牧民族,不会守城,打起仗来常常等于拱手把粮食送给了汉军。让“秦人”来守卫,“汉兵至,无奈我何” (《汉书·匈奴传》)。这些所谓“秦人”,显然就是随李广利投降了匈奴的汉朝军队。 你也许会问,大宛匈奴时代久远,当时对中国称呼为“秦”,能够说明后世对中国的称呼吗?那好,我们还可以讲第三个故事。鲁迅曾把一些人称作“中国的脊梁”:埋头苦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什么是舍身求法?就是舍死忘生,不怕困难和危险,到西域、甚至到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去学习佛法。中国僧侣最早到西域去学习佛法,始于三国时期,但到印度本土的第一批僧侣是东晋时期,其中的代表者就是东晋高僧法显。前面讲的汗血宝马战争、李广利北伐匈奴是公元前2世纪末的事,东晋高僧法显到印度是公元400年左右的事,前后相差五六百年。法显回国后著有《佛国记》,讲他去印度求法的经历。他在中亚和印度游历时,在谈到自己的祖国中国的时候,“秦土”“汉地”并称,又称中国僧人为“秦道人”。这显然也是按照当地人的叫法称呼中国和中国人。当地人见到来自“秦地”的人来学习佛法,说哎呀,真了不起,那么偏远荒凉的地方的人都知道学习佛法。可见,公元前4世纪孔雀帝国时期印度就把中国称作秦,800年后法显去时依然把中国称作秦。 这样,中国和外国的史料就对上号了。不管是《史记》、《汉书》还是法显,所说的“秦”、“秦人”一定是当地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称呼Cina的回译,他们当时一定明确知道Cina就是当地人对“秦”译音。从北边的匈奴,到西边的波斯,到南边的印度,这么广大的地区都把中国叫做“秦”,更远的欧洲人也用“秦”称呼中国,就不足为怪了。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