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日语--语音详解(5)

作者:来源 文章来源:外语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9-28 10:09:28 文章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2.2 清辅音


在日语的音系中,清辅音的气流强弱并不造成语义的对立,因而日本人对此很不敏感,语流中的清辅音有的送气强些,有的则送气很弱。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由于送气和不送气是对立的,所以我们对送气的强弱十分敏感。如果不在听和说两方面很快适应日语的清浊体系,而是把不送气音当作浊音,就会在听与说两方面都遇到问题:一方面,会把日语中送气弱的清辅音感知为浊音(如把“あなた”听成浊音的“あなだ”);另一方面,由于汉语非词首的不送气音在语流中有时会发生浊化,因此,如果真的把“あなた”念成不送气的“anada”,常常又会真的成了“あなだ”。


若要发好日语的清辅音,首先要搞清楚它与汉语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在发音方法上的区别。


汉语的送气音(以音节[ta]为例)在除阻之后元音并不立即发出,而是有一个送气段。就是说,声带的振动是在送气段之后才开始的。送气段的长度较长,一般在100ms左右。由于送气造成的摩擦,送气段有着清晰的音色(在这个意义上,汉语的送气音实际上是复辅音)。


汉语的不送气音,除阻之后没有送气段,在除阻点与后续元音之间有一个极短的(10ms左右)的间隙(物理学意义上的无声段)。从生理上看,在除阻之前,无论送气音或不送气音,其阻塞部位的发音器官的紧张度都是比较高的;听觉上也可以听得出:除阻造成的爆破音都比较强。


日语的清辅音在位于词首是,除阻后有一个送气段,其长度较短,一般在40ms左右,只相当于汉语送气音的不到50%;其呼气流量大约相当于汉语送气音的三分之一左右,因而摩擦也相对弱得多。送气段的音色与汉语的送气音稍有不同——摩擦的强度都较弱。位于词中、词尾的清辅音一般没有送气段,辅音与元音之间的间隙在10ms左右。


从发音生理上来看,除阻后肺部继续输送较强的气流,气流通过舌根和软腭之间的窄缝时产生摩擦,从而形成了送气音的送气段。送气音的送气强度在听觉上主要取决对于送气段的长度、送气段摩擦音的音色及摩擦的强弱。因此,缩短送气段的长度、注意摩擦的部位和减轻摩擦强度就是发好日语清辅音的关键。


日语的清辅音可以分两步来练习。


第一步:改变摩擦的部位,减轻摩擦的强度


汉语送气音的送气段音色为舌根-软腭擦音[x].由于舌根与软腭之间的缝隙较窄,因此摩擦较强。日语带送气的清辅音中摩擦段的音色是喉头擦音[h],喉头打开的宽度仅比元音[a]窄一点点,因而气流的通道比较通畅,摩擦自然较弱。


练习方法:先发元音[a],在尽量保持发音部位不变的情况下送气,发出摩擦很弱的[ha].


记住[ha]的发音要领,发不同部位的清辅音[p][t][k].其中,由于[k]是软腭-舌根成阻,发音部位与[x]相同,因此发送气较弱的音有一定难度,要反复体会、反复练习,并且与下面的第二步结合起来练习,才能发好。


第二步:缩短送气段的时长


要缩短送气段的时长,首先要控制来自肺部的气流供给。例如,交替发汉语的“哈”和“啊”,就可以感受到送气与不送气的气流供给方式是截然不同的。练习时,对汉语不送气音的发音方法加以改进,就能发出日语非词首位置的清辅音。例如发ぱ[pa]时,除阻后不再向声道内输送强气流(即采用不送气音的送气方式),但在持阻阶段双唇要用力闭紧,往声道内多蓄一些气,使声道内的气压比发汉语不送气音时高一些。这样,由于除阻时的爆破较强,就不会被听成浊音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